• 患者服务: 与癌共舞小助手
  • 微信号: yagw_help22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水肿?呕吐?肝肾功能异常?一文读懂MET-TKI不良反应管理

[复制链接]
2040 0 青菜567 发表于 昨天 18: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雨过天晴

如今,肺癌治疗领域的好消息越来越多。尤其是针对特定基因变异的靶向药物出现后,很多肺癌患者不仅活得更久,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了不少。其中,METex14跳突是肺癌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而MET抑制剂的出现,更是为携带METex14跳突的肺癌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希望。

不过,俗语说“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是一把双刃剑,患者在期待药效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症状各异的不良反应。这就犹如驾驶一辆汽车,疗效和安全性都是不可或缺的车轮,只有协调运转,才能确保治疗路程平稳顺畅。临床研究和实践都显示,大部分MET抑制剂引发的不良反应可控、可治,关键在于早期识别并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毕竟,只有管理好副作用,才能让治疗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水肿:最常见的“小烦恼”

水肿是服用MET抑制剂后最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之一。研究数据显示,其总体发生率可达50%-63%之间,≥3级的发生率约为1%-11.3%[1]。这主要是缘于药物影响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也可以理解为毛细血管变得“松松垮垮”,使得体液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

水肿最典型的表现是双下肢出现凹陷性水肿,尤其是脚踝和小腿部位,患者可能会感觉到肢体沉重、紧绷,甚至活动受到限制。严重时可能波及面部和双手,出现眼睑浮肿等症状,早晨起床时尤为明显。

那么,如何衡量水肿的严重程度?依据国际惯用的药物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外周水肿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三级:在体积或周长差异最大处比较,一级为肢体间差异5%-10%,二级为10%-30%,三级则为30%以上[2]。患者可依据上述方法对自身的水肿严重程度进行监测及初判,2至3级(中度至重度)患者应及时就医。

2.jpg
外周水肿分级方法

针对水肿的应对措施,不同级别的水肿亦存在较大差异。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适度活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不动,休息时可将双腿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利用重力促进体液回流。饮食方面需要控制钠盐摄入,同时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对于中度以上水肿,建议使用弹力袜或弹性绷带进行物理压迫治疗。在药物干预方面,轻度水肿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若症状明显可考虑短期使用利尿剂,但需注意保持电解质、酸碱平衡,警惕低钠、低钾、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及时调整剂量。需要特别警惕的是,如果水肿进展迅速或伴随呼吸困难,可能提示心脏功能受累,需立即就医评估。

恶心呕吐:别让“反胃”影响生活

服用MET抑制剂后,恶心呕吐也较为常见,整体发生率在26%-54%[1] 。其发生机制主要与药物对消化道黏膜的直接刺激作用,以及通过血脑屏障影响延髓呕吐中枢有关。症状通常在用药后数小时内出现,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严重者可出现频繁呕吐,导致脱水和水电解质紊乱。

应对恶心呕吐,可以采用阶梯式管理的方法。在用药时间方面,建议患者在晚餐后或睡前服药,利用睡眠时间度过药物浓度高峰期。饮食调理方面,推荐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选择温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或气味浓烈的食物。生姜制品被证实具有天然止吐效果,可以尝试饮用姜茶或含服姜糖。当预防措施效果不佳时,可按医嘱使用止吐药物,5-HT3受体拮抗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都是常用选择。值得注意的是,持续严重的呕吐可能导致药物吸收障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应及时就医。临床观察显示,大多数患者的消化道症状会在治疗2-3周后逐渐耐受,不必过度担忧。

肝肾功能异常:定期监测是关键

MET抑制剂还可能引起肝肾功能指标异常,整体发生率约为7%-39%[1],其发生机制各有特点。肝脏毒性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ALT/AST),这与药物在肝脏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性代谢物有关,可能引发肝细胞轻度损伤。肾脏影响则以血肌酐升高为主要表现,发生率约9%-19%,这与药物通过肾脏排泄时可能改变肾小球滤过率或导致肾小管功能暂时性异常有关。

在肝功能管理方面,治疗前须完善基线检查,治疗期间建议每2-4周监测肝功能。发现转氨酶轻度升高(<3倍正常上限)时可继续用药观察,适当使用保肝药物如谷胱甘肽、甘草酸制剂等。当转氨酶升高超过3倍正常上限时,通常需要暂停用药并加强保肝治疗。肾功能保护的关键在于维持充足血容量,建议每日饮水1500-2000ml,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对于老年患者或基础肾功能不全者,可适当调整药物剂量。需要警惕的是,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急性肾损伤,表现为尿量减少、水肿加重,此时需立即就医处理。

其他少见副作用:应充分认识与警惕

除了上述常见不良反应外,MET抑制剂还可能引起一些相对少见但需要重视的副作用。间质性肺炎是最值得关注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3%,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药物引发的免疫异常反应有关,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和低氧血症,胸部CT可见特征性的磨玻璃样改变。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停药并接受高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发热反应发生率约5%-10%,多为低至中度发热,通常出现在用药初期,可能与细胞因子释放有关,建议多饮水、物理降温,持续高热需排除感染因素。腹泻发生率约10%,通常为轻度,与药物影响肠道黏膜修复有关,可口服蒙脱石散等止泻药,同时注意补充电解质。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乏力、皮疹等非特异性症状,一般不影响继续治疗。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少见不良反应虽然需要了解,但不必过度焦虑,因为其总体发生率低且在停药或者治疗后都能恢复正常。

理性看待:不良反应总体可控

综合临床研究数据和真实世界经验,MET抑制剂的不良反应谱已较为明确,绝大多数属于轻至中度,通过规范的监测和管理完全可控。关键是要建立科学认知:既不掉以轻心,也不因噎废食。现代肿瘤支持治疗的发展为管理药物不良反应提供了有力武器,从生长因子、止吐药到各种特异性对症药物,都能有效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

虽然 MET 抑制剂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但患者及家属无需过度担心。临床上,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且绝大多数常见不良反应均为可控、可治疗。科学认知、规范管理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患者只要遵照医嘱,定期检查、积极配合、科学应对,这些“小麻烦”都不会耽误治疗进度。在抗癌的道路上,MET抑制剂依然是METex14跳突患者的坚实后盾,它带来的显著疗效远大于不良反应带来的影响。患者只要保持乐观心态,掌握应对不良反应方法,相信一定能战胜病魔,迎来康复的曙光。

1.jpg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文献
[1]陈军,等.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NSCLC靶向治疗专家共识.中国肺癌杂志.2023;26(06):416-428.
[2]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CTCAE)


审批码TAB0044389-96437
有效期为2025-04-16至2026-04-15
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免费咨询
微信添加小助理,您可以获得:①免费咨询肿瘤相关问题;②有奖征稿③临床试验④下载APP加入病友群。
29.jpg
文章声明:本文中所涉及的信息旨在传递医药前沿信息和研究进展,不涉及诊疗方案推荐,临床上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与指导。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回复
  • 转播
  • 评分
  • 分享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微信公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