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40岁以上加做心脏B超、颈动脉B超
3 Q0 E- i' Z, j6 Z" r& o2 t
* G; A0 S6 r6 g2 ]# |) ?+ d 人体内的心血管,就好比汽车的发动机和油路,一旦出问题,后果最终是致命的,所以降低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是慢性病管理的重要目标。对于40岁以上,有心脑血管病家族史,或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人来说,每年体检时只查一个心电图、测一下心率是远远不够的,建议每年加做“两超一CT”,即心脏B超、颈动脉B超,以及心脏CT,尤其是血脂高,血压高,偶尔有胸闷、胸痛的人。
" F; I# ]/ ?3 }, K8 O “很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虽然已经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身体感觉仍很好,常规体检的血脂、血压、心电图也都还正常,这是因为硬化斑块未破裂时比较光滑,不会影响血液的运行。通过心脏B超可以看一下心脏的大小,室壁有无增厚,有无斑块,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颈动脉B超可以监控血管壁斑块的形成。”8 _( w5 {# G7 K' ?4 { X7 ?
/ K5 n- ?( S7 u7 \ 40岁以上有高血压的人加检糖化血红蛋白: ~$ K# n, N2 W. u$ _
) Q" K; s2 d. x# T2 L* R. ]( r
40岁以上,有高血压,但还没确诊糖尿病,且空腹血糖正常的人,建议加做一个糖化血红蛋白。临床发现,这类人群约有60%的人可能合并糖代谢异常,但他们的空腹血糖大都是正常的,其实,他们属于糖尿病的潜在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检查者餐后血糖情况,以及近两三个月血糖的控制情况。如果检查结果异常,建议及时咨询专科医生,以防进展成真正的糖尿病人,从而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 b' x/ R( H& @4 y5 \4 r% y6 [7 D$ n0 J$ B" `. @! ]
40岁以上者不要拒绝尿检 做肝胆脾胰B超时,要加做双肾
! r% y6 ~; Y/ X8 h7 }. N+ H3 @% q0 F' h
“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是泌尿系统最为常见的三大肿瘤,尤其是肾癌,我们医院以前一年也做不了几台,但现在差不多一个月就有六七台。肾癌如果能早期发现,5年生存率很高。但肾癌早期往往没有症状,当出现疼痛、尿血了,再赶到医院,大部分已经不是很早期了。”省中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江说,“一年一次的尿检和肾脏B超有助于早期发现肾癌,尿检一般体检套餐里都有,大家千万不要怕麻烦,一定要做,而肾脏B超不一定所有的套餐都有,但这个检查是很方便的,只要在做肝胆脾胰时,加一项就可以了,虽然是顺带做的,但很有意义,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
3 O( z' s- c5 E+ a 中老年人(尤其是50岁以上)认真做尿检的原因还在于,尿检可以发现镜下血尿(肉眼看不见的血尿),这类人一旦出现镜下血尿,或者肉眼可见的间歇性、无痛性血尿,50个人中就有一两个是泌尿系统肿瘤(膀胱癌、肾癌、输尿管癌等)。: ~2 a* }& b7 Q) p- Z' w2 p
“对于前列腺癌的筛查,临床上有多种说法,有40岁以上,也有45岁以上。我的建议是,如果家族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患前列腺癌,40岁的时候就可以筛查了。如果家族中有1个患前列腺癌的,可以推迟到45岁再开始筛查。50岁以上,不管是否有家族史,都应筛查前列腺癌。筛查的方法包括,前列腺B超、PSA指标检测,还有直肠指检。只要能坚持检查,一般即使发现也不会太晚期。”
& O' W: R9 y6 {* w7 n8 w1 M. a) |
女性18岁以上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 40岁以上每2-3年再加个钼靶X线
' f- l: g5 N8 Q% C! T. G- u% \. F# s* W8 Q) y# q x
目前临床上对乳腺癌的筛查主要分三步:自检+乳腺B超+钼靶X线。在体检套餐中,最简单的是手摸,即外科医生通过触诊、观察,判断乳腺是否有肿块、皮肤是否有凹陷等。这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和医生的经验也很有关系。
# S! Q, V0 |7 Q4 N: C, O" e 建议成年女性(18岁以上),每年体检时再加个乳腺B超。40岁以后,尤其是50岁,是乳腺癌的高发年龄,建议加做一个钼靶X线,它对不表现为肿块,仅仅表现为钙化的肿瘤,也会发现,比B超更敏感。如果检查发现没有问题,也没有家族史,可以2-3年做一次,不用每年做,毕竟钼靶有射线,频繁做对身体也不好。8 x0 M$ ^; M0 ?3 q+ N0 ?% E/ o! d) u
4 ~9 ]: x/ c2 Y4 q4 r- i) \$ o4 _2 O
40岁后做一次肠镜 40岁-75岁,每年做一次胃镜' B9 i5 ~2 C) L% d$ p
2 O& ]: P5 B+ C3 `
我国是胃癌、肠癌高发国家,胃癌、肠癌也是体检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仅次于肺癌。目前对于胃癌的筛查,我国还没有统一指南,常规体检套餐中,大便隐血试验是筛查胃癌的手段之一,但有些胃部肿瘤,等到隐血试验呈阳性了,可能就已不是早期了。
. w. ^ j: f/ X# @9 Q$ w- H6 T “我建议40岁-75岁的人群,每年做一次胃镜。这类人是胃癌的高危人群,约占胃癌病人的80%-90%。特别是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肠化的病人。”
* U* ?* x% T' E9 O1 w% t 潘主任还说,人一到40岁,应该做一次肠镜,筛查肠癌,这也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指南。
6 w0 z8 R' v+ y% H+ \ “若结果显示为阴性,日后没有不适感,又不属于高危人群的,可在三五年后再做一次。如果是高危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做相关检查。如果第一年查出息肉、溃疡,应先去专科复查,复查没有异常,问题不大,但第二年还要做肠镜,且要连续做两年,只有连续两年都没有问题,才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下次复查时间。” 有大肠癌或其他肿瘤家族史、吸烟、超重、胆囊切除10年以上、近两年有慢性便秘史每年2个月以上者,如果突然出现便血,大便习惯改变,出现排便不尽感等症状要及时去医院诊断,可能是肠癌信号。
' L4 O( K- r! v" E# d" R! u
6 v' O! p) ~9 [2 t 近视超过600度、糖尿病人 或50岁以上者每年测眼压( ]' P" c) k2 L# T% t! Z3 U, ^
2 x5 I$ c+ t' a" ~ “体检中的眼科检查,除了看视力外,眼科医生还会观察体检者的眼底有无动脉硬化,视神经有无凹陷、扩大,是否有沙眼、角膜等问题,所以,这个检查不能忽视。”“特殊人群每年还要测一次眼压,有助于预防青光眼。近视超过600度,25岁以后近视度数仍在不断加深;有糖尿病;青光眼家族史;做过激光近视矫正后,视力出现回退,这些人是青光眼的目标人群,建议每年测一次眼压;50岁以后,不管有无上述问题,每年都要测一次。测眼压也很便宜,只要几十块钱,对身体也没有伤害。”
, u9 }: n2 S X; H! x6 C 如果闭上眼睛发现眼球比较硬,或有压痛感,可能眼压比较高,应及时去眼科看一看,但不一定就是青光眼,可能是高眼压症。6 y( V5 W9 W& \6 V# o
- |5 l! z+ n6 D1 g3 ? 经常抽烟、三高人群 每年加检踝肱指数
, h6 W, D: O' C; e: o- W4 {# u2 X! K
# u! w; m+ R) b/ J h# \/ ] “60岁以上,抽烟的,或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上述因素只要满足一条,每年体检时,最好能查一查踝肱指数(ABI)。通过测量踝部胫后动脉或胫前动脉以及肱动脉的收缩压,得到踝部动脉压与肱动脉压之间的比值,有助于早期发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正常人休息时踝肱指数的范围为0.9-1.3,低于0.9就属于异常,要及时去专科门诊咨询,哪怕平时没有症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若不及时处理,发展到晚期,可能需要截肢。
$ I0 B$ g" M$ {/ M. u% [. U2 Z& x8 s6 T0 v J+ t
女性45岁后,男性50-55岁后 每年查一次骨密度
# l _' s* e1 S- M% e 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老年性骨折多半与骨头中的钙质丢失有关,临床称之为骨质疏松症。建议女性45岁以后,男性50岁-55岁后每年查一下骨密度,以尽早采取相关措施,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8 k* a) t3 t/ O& I! Z% S+ O
. O" n3 k0 @8 ]& G* T40岁后 每年做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 b8 ]$ W% ?2 B; y
9 R/ X2 [6 _8 h7 f# H
肺癌是目前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也是体检中最常见到的癌症。现在单位体检套餐中,都包含有胸部X光片。虽然X光片也能筛查出一部分肺部疾病(包括肺癌),但敏感度较差,许多部位的肺癌筛查不到。
' k$ _$ s- _7 {7 ~9 T% O: K: f 相比之下,胸部低剂量螺旋CT对肺癌的筛查更灵敏。虽然医学界对要不要将低剂量螺旋CT纳入每年一次的筛查计划中有争议,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有必要的。目前,日本和美国已把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广泛应用于肺癌筛查。
: Q6 Z5 e: z* R; R% Q “我建议40岁以上的人,一年能够做一次。特别是那些经常抽烟、烟龄较长、烟瘾较大的人,及从事粉尘等相关职业的人,更要重视。” |
|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
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
|
共1条精彩回复,最后回复于 2015-1-12 09:49
尚未签到